广州市政法改革观摩行活动走进南沙,解码法治保障促发展

广州 更新于:2025-06-12 10:53
  • 春天来了155196701

    6月11日,为进一步增强市场主体对政法改革的获得感,助推全市政法系统打造更多引领型、首创性改革举措,广州市政法改革观摩行活动在南沙举办。本次活动以“政法改革促南沙发展·法治保障助湾区建设”为主题,由广州市委政法委主办、南沙区委政法委和南沙区工商联承办。

    活动采取“实地观摩+座谈交流+全程宣介”的方式,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民代表、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媒体记者等,实地观摩广州市南沙区人民法院(广东自由贸易区南沙片区人民法院)、广州移民事务服务中心南沙分中心、广州市南沙区涉外法律服务中心、南沙涉外涉港澳检察服务中心、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南沙派驻法庭等地,重点展示广州市、南沙区政法系统在涉外法治建设、粤港澳规则衔接、智慧政法建设、执法司法规范化建设、公共法律服务供给、外国人(境外人才)服务管理等政法领域改革创新举措,并组织召开座谈交流会。

    在南沙区人民法院,诉讼服务大厅按照立案登记、诉讼服务、执行事务划分三个区域,共8个窗口,1个导诉台,提供导诉、立案、信访接待、执行事务处置等百余项诉讼服务。据介绍,在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该院构建了涵盖各职能部门的“1+8”知识产权全链条协同保护机制,与横琴、前海法院签署合作协议,推动共建大湾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平台。

    而在涉外审判方面,该院构建“N+4+2”粤港澳司法规则衔接机制,同时推行“一站通办+一网通办”跨境纠纷化解服务,打造“多语接待岗示范窗口”,优化多语种诉讼服务,制作中英双语、繁简双体诉讼指引。“我们希望,通过改革促发展,以更高质量的司法服务保障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南沙区人民法院副院长蔡颖表示。

    在座谈交流环节,参加人员结合本次观摩行活动交流了体会感受,并对广州政法改革工作积极建言献策。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曹旭东表示,此次“政法改革观摩行”活动让他看到了政法改革的一系列成果,“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有几个方面,一是人员流动的便利性显著提升,特别是针对外籍人员签证办理、就业、工作、生活的改进措施,二是改革成果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围绕知识产权保护进行的,比如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南沙法庭的设立,体现出政法工作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视,可以说抓住了湾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一。”

    据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南沙法庭负责人丁丽介绍,南沙法庭于2025年4月22日正式揭牌启用,现法庭共有人员20名,包括4个法官团队以及1个综合办公室。按照“立足南沙,辐射周边,面向国际”的思路,南沙法庭案件审理范围体现“两个原则”,一是就近审理,为当事人提供便捷服务原则;二是服务大局,推动特色法治建设原则,审理该院管辖的第一审、第二审涉外涉港澳台知识产权民事案件,国际司法协助和区际司法协助案件。

    “作为企业,我们要的就是实打实的安全感。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通过这次活动,我看到南沙区政法机关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用硬举措为企业提供真后盾。”谈及实地观摩的感受,南沙区人大代表、东涌镇商会副会长、广州市瑞高包装工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徐运龙激动地竖起大拇指,表示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南沙法庭的现代化、智能化让他更加充满信心,“近年来,我们公司每年都有三到四项发明专利,这一方面是因为我们意识到知识产权在企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良好的营商环境和法治环境给了我们信心,助力我们走得更快。”

    据悉,近年来,在广州市委政法委的全面统筹下,广州政法领域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政法机关以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为切入点,着力提高政法工作现代化水平,在服务保障南沙开发开放、纵深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过程中,创下多个“首次”“第一”,探索出一条具有广州特色的新路径,为全国法治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广州市委政法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持续筹办“政法改革观摩行”活动,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对政法改革工作的意见建议,及时做好改革经验总结宣传推广,大力营造想改革、敢改革、善改革的浓厚氛围,不断提升广州政法改革的显示度和影响力。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赵越 通讯员:广正发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李凤荷

    举报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