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泉之方舟
![]()
小朋友不会讲广州话,母语粤语icon传承断代,如何应对?
致广州教育界人士:
请务必在日理万机的繁忙之际关注粤语传承在粤语发源地粤语标准发音正音地广州发生断代传承的严重状况!
经初步了解目前广州全市幼儿园的粤语师资和粤语授课时间占比约1:9到2:8之间,能够讲标准广州音的幼师寥寥无几,老师在园内基本只讲普通话icon,粤语课程活动每周不超过一天,外地小朋友占比过半,小朋友之间的交流也以普通话为主导,导致幼儿园的语言环境是普通话语言环境,粤语成为等同外语学习活动一般的存在!
至于小学阶段那就更加不用说了,部分学校甚至禁止在校内课后使用粤语交流!将12岁之前母语学习的关键时段几乎全部掐断禁闭!
广州本地人口1000万,广州粤语伴随这片土地祖祖辈辈共生共存生息繁衍两千多年,广州至今维持着世界上唯一一个千年不衰的商埠奇迹,其语言文化所传承的人文精神和价值观乃其核心支撑和精神支柱!
同样对于外地落户广州的小朋友而言,不懂粤语对其日后融入粤港澳大湾区icon的生活和工作也没有好处: 工作机会机遇受限,与粤语家庭通婚交流受阻,身份属地认同夹生困扰!所以幼儿园和小学阶段完成粤语习得对所有本外地的小朋友都有好处,是相得益彰的事情,否则就是两败俱伤!根据过往教育经验,从70年代开始在广州即使只有语文课是使用普通话授课,学生高中毕业后都能百分百讲好普通话!
广州作为粤语的发源地和标准发音正音地,如果广州新一代不会讲讲不好讲不准广州话,不仅仅是外人眼中的笑柄,广州几百万本地家庭祖孙之间鸡同鸭讲,父母子女之间的交流成了为用语抗争而互相折磨,这不悲哀吗?家庭失去了和谐走心生猛灵动入骨的沟通和氛围,谁还在乎其他身外之人和事?
能够触动人类灵魂深处的是母语是乡音!母语的割裂,割裂的不仅仅是情感和血脉,还割裂祖祖辈辈留下来的生活经验和智慧,教化子孙用外语能教得听吗?拜山祭祖用外语祖宗能听得明?能承认你是他们的子孙后代吗?
在孙中山纪念堂icon,在广州黄花岗,在广州黄埔军校icon,在广州虎门炮台icon,在广州烈士陵园icon,当中小学生致敬先烈时如果仅仅用普通话,对于当年哪些只会讲“屌那妈,顶硬上”就冲上去用血肉之躯为子孙后代挡下所有子弹和枪炮的先辈们,是我们将他们当成外人,还是他们会将我们当成外人?我们这样做是敬还是大不敬?
问天问地问良心!跪父跪母跪祖宗!国强家盛,家盛国更强!广州先辈撑起了千年繁华,难道广州后生连母语国语icon都搞唔掂?呜呼!该煨咯!
敬请广州所有父母官、所有为人师表、为人父母者扪心自问: 何去何从?
同意在幼儿园和小学阶段恢复以粤语为主导的双语教育的家长和市民请行动起来,共同向广州市icon人大请愿立法保护粤语的传承!